指路標識特別是在道路的十字路日,應恰到好處地提前預示。在屆標識論
壇繆立新教授舉了一個親身經歷的例子:他的車子開過了路口,才發現有一個路
標,此時在單行道上又無法掉頭,這就是導向標識雖有,但位置設置不當造成。
“馬后炮”的例子筆者也深有體會,有一次參觀舊居,環境不熟,門又矮小,不小心碰著了,進門后,赫然見到碩大的標識“當心碰頭”四個大字的溫馨提示,可為時已晚矣。故怒而稱之“馬后炮”。
主次不分
例如在醫院的標識中,介紹醫院服務水平、先進事跡的標識都很普遍,讓患者
多一點了解,多一點信心,這并無不當,但問題是這樣的標識應該放在什么地方更為恰當,這就要商量了。病人來院,目的是看病,一般不會有過多的時間和閑情去了解“服務水平”、“先進事跡”,你把這樣的標識放在了“黃金地段”,這就有所不當。
如果能把“黃金地段”用于明顯的標識把來院的人迅速、準確地分流去向,才更具意義。
裝腔造勢
在前面曾舉了一個“請您從此上二樓”的例子,如果這個標識設置在看不到樓梯的部位,發揮標識的導向作用,當然也不錯,屬于溫馨提示的一種。當您在大堂
能夠清楚地看到樓梯,畢竟樓梯比標識大,那么,在這種情況下,再采用標識引導,難免有造勢之嫌。標識該設則設,不該設則免。
指向不明
采用箭頭導向的標識往往容易犯這樣的錯誤,箭頭一指,萬事大吉,可是箭頭的指向可以是無限得遠,要把箭頭的指向形成一個完整的、連續的鏈,特別是長距
離又需經過有岔道的地方,要以箭頭的指向連續延伸,而不能中斷,要一直引導到目的地,形成有“始”、有“終”。
在指引標識箭頭下方能注上距離則更為方便、實用。
以上種種都是由于標識在設置方面,或多或少存在的缺陷,不知讀者是否也有這樣的感觸。讓我們共同努力,在大程度上發揮導向標識的指引作用。